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专题线索】
两次鸦片战争都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鸦片战争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欧美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尝试。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均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之际。甲午战争中签订的《马关条约》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的侵华需要,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导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企图变整个中国为其殖民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掀起神圣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端。 【方法小结】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可以用“鸦片战争的爆发能否避免”、“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和“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个问题带动对鸦片战争的学习。不平等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重要表现,应从不平等条约的背景、时间、地点、签约代表、签约国家、内容、影响、特点等方面进行掌握,对于重要的条约,应该能逐条分析其内容。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则应该能回答“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个问题。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所以应该和前两次战争做一个对比。
如果说前四次战争是列强逐渐把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完全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那么全面侵华战争则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尝试。学习抗日战争史,可以从三种政治力量(日本帝国主义、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来掌握,注意三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重点难点】
1.列强侵略中国的阶段特征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在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特点主要有:以军事侵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主;在侵华格局中,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是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但是俄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法国和美国以追随英国为主;在侵略方式上,以商品输出为主,伴有资本输出;经过两次战争,列强还力图从清统治者中寻找代理人;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主要体现在强迫中国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
19世纪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出现了以下特征:侵略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中国的国家增多(德国和日本等加入侵略者的行列),英国开始丧失在中国的经济霸主的地位;经济侵略的方式逐渐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过渡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标志);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标志),这就决定以后中国人民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在反帝的同时必须也要反封建。
20世纪初以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特点是以经济侵略为主,没有直接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侵略;积极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实施“以华制华”的间接统治。
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日本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侵略,企图将整个中国变成其殖民地。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略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由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中国丧失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主权。半封建是指中国既保留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所反映。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随之发生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需要注意的是,封建主义包括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阶级属性来看,封建主义不仅包括封建地主阶级,还包括近代中国其他带有封建性的阶级和阶层,如官僚资产阶级、买办阶级、封建军阀等等。人民大众也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大众的内涵有所不同。总的来讲,在整个近代中国,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又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 从时代背景来看,两次鸦片战争都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西方列强需要在中国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从目的来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从性质看,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侵略战争。 从规模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规模大,参加国家更多,范围更广。 从影响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 从七七卢沟桥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企图迅速灭亡中国。强大的外部压力,促使内部的团结。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严重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抗日战争不是哪一党哪一派或哪一个战场的抗战,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
抗日战争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一个是敌后战场,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主。这两个战场都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的特点是努力抗战与节节败退交织并存,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著名的五大会战。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这时期正面战场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其原因客观上是敌强我弱,国力相差悬殊;主观上是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采取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结果。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十几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相持阶段到来以后,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编辑整理:扬州家教网(http://www.yzjjw.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