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专题线索】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为完成这个任务,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前仆后继,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乐章。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它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遭到失败。
随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中国的进步开启了闸门。
五四运动期间,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结束,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重点难点】
1.近代中国各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落后性。农民阶级由于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因此具有革命的要求。加之人数众多,因此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但是,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不是中国近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就决定农民阶级具有狭隘、保守等弱点,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民主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广泛支持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这是由中国近代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哪个阶级领导的斗争,如果不动员农民,均不可能成功。 (2)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软弱性和妥协性。其进步性主要是源于这个阶级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其革命性则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进程中,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具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要求。 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近代革命中集中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其一,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二,由于作为剥削阶级同普通劳动人民之间存在排斥性,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发动和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以上弱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一支不可忽视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所组织的历次统一战线中,都包括着民族资产阶级。 (3)无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受外国资产阶级、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种压迫剥削,经济状况恶劣,政治上无权,因此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远大的前途。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任。 但是,也应该看到,单纯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也是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中国无产阶级必须同其它革命阶级联合,组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而无产阶级则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居于领导地位。 2.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体现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开始,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因此,资产阶级天生便有革命的要求,并在革命中体现出了真诚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但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资产阶级又在革命中表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利于号召人民群众推翻清政府,但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而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的提法容易使人民将仇恨集中在满族统治者身上(虽然它本身并不是排满思想),从而忽略两个真正的敌人:封建主义(包括满族地主和汉族地主)和帝国主义。 “平均地权”企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来达到消除社会贫富悬殊、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想法虽好,但当时并不具备实现条件,而且资产阶级也没有准备马上就去实现。
其二,由于作为剥削阶级同普通劳动人民之间存在排斥性,因此资产阶级不能发动和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摆脱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问题。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党人在会党和新军中进行了很有成效的革命发动,但是他们只是看到会党的勇敢和新军的武装,而没有看到会党和新军背后的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他们看不到农民对革命的迫切要求,当然也谈不上去帮助农民摆脱封建压迫,满足农民切身的利益要求。革命党人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无所作为或无能为力,从而不得不心存幻想地将政权拱手让给袁世凯。
3.历史合力与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 资产阶级之所以要发动辛亥革命,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掌权的民主共和国。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部分实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但是,掌权的却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袁世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呢?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按照这段话来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辛亥革命的这种结局实际上就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
如图所示,辛亥革命期间,各种政治势力围绕中国的政体问题展开了反复博弈。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势力大致可以划分为革命阵营和反革命阵营。革命派是革命阵营的中坚力量,力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清政府预备立宪被证明是一场骗局之后,一些立宪派分子转而拥护革命,从而成为革命的同盟者。但是,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并非完全同心同德,在推翻君主专制方面二者是一致的,但是立宪派却不希望革命派掌权。除此之外,部分新军和人民群众也拥护革命,并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满清贵族、袁世凯、帝国主义属于反革命阵营。满清贵族顽冥不化,假装立宪,实欲加强君主专制,并借机排斥袁世凯等汉族地主官僚的势力,导致满清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矛盾激化。汉族地主袁世凯掌握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北洋集团,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首鼠两端,左右摇摆,一方面欲取满清贵族而代之,一方面又声称自己及子孙“不愿为革命党”。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侵略权益,抛弃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扶植外表强大的袁世凯作为其代理人。
两大阵营之间及其内部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不会放弃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又都无法忽视对方的要求。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为早定共和,争取袁世凯反正,孙中山允诺让位袁世凯;为独揽大权,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假称拥护共和——二者暂时达成了表面的一致。
4.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所以近代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种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民主革命之所以区别为旧式和新式两个阶段,根本原因在于领导阶级的改变。无产阶级是否担负起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是区分新、旧民主革命区别的根本所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在: (1)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并登上历史舞台。而无产阶级成立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这是以前的中国革命中所没有的。 (2)指导思想: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与此前指导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相比,是最革命的,最科学的。 (3)革命的前途:此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领导阶级的阶级局限性,革命总是失败。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把中国建设成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在经过艰难曲折后走向胜利。 (4)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于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方法小结】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主革命步步深入。从静态来看,中国民主革命可以从革命的任务、性质、领导阶级、革命纲领、主力、指导思想等方面予以考察;从动态来看,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演变。一静一动,一横一纵,织成网状,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民主革命史。这也就意味着,在革命的每个阶段或任何一次具体的革命行动中,都应提炼出该革命的任务、性质、领导阶级、革命纲领、主力、指导思想等;而对于革命的任务、性质、领导阶级、革命纲领、主力、指导思想等,也应清楚它们在整个民主革命的进程中的演变及规律。
编辑整理:扬州家教网(http://www.yzjjw.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