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线索]
本单元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即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重点难点]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意识能动的反应社会存在,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打个比方,意识不是平面镜,而是哈哈镜。
******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物质基础。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养客三千,这些“客”,虽有“鸡鸣狗盗之徒”,但更多的则是知识分子。
阶级变化剧烈。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各国都面临种种问题:对内社会安定,富国强兵;对外求得生存,争取霸权。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斗争交织在一起,使阶级关系出现了新变动。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主要矛盾,还有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的矛盾,农民阶级和没落奴隶主的矛盾,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手工业者与地主阶级、奴隶主阶级的矛盾等等。他们都从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寻找自己的代言人。
春秋末年,私学兴起,“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学在民间”,这就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为学术繁荣提供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各国诸侯为实现富国强兵,实行宽容的学术政策,热衷于招贤纳士,如秦孝公张榜纳贤,这就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并为知识分子流动和思想自由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总而言之,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教育、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都对百家争鸣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2.先秦儒学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爱有差等。”为实现仁的目的,他主张要“克己复礼”。孔子还主张德政,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他统治者“爱人”、“为政以德”、“节用而爱民”,这是进步的。
孔子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有力地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繁荣。
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他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对为什么要行仁政和为什么可能行仁政,也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他认为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先王同样也有“不忍人之心”,此心发之于政,即是“仁政”,以此来论证行仁政的根据。又以“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恩”理论,来说明行仁政的可能性等等。
如果说孔子和孟子的学说具有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的话,那么荀子的学说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虽然人也有“善”的时候,但“其善者伪也”,即人“善”的表现是由于人为的努力(如自身修炼、礼仪法度的教化等)而实现的。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并不是那么美好的,顺着人性的自然发展,必然造成社会的争乱。因此,必须用礼义法度等去化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所谓的“化性起伪”,然后才能使之合乎群体社会的公共原则和要求。所以,荀子在强调自我修养、道德自觉的重要的同时,更为强调“师”与“法”的教育与规范作用。如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先秦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显学”之一。他们提倡的“仁”的学说具有深远的影响,但他们设计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国原则,如孔子主张的“克己(手段)复礼(目的)”,和诸侯称霸、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社会现实相距甚远,显然无法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因而也始终没有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采用。但是,儒家学说中的仁政思想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提高吏治水平,赢得民心,缓和阶级矛盾,使统治长治久安;儒家思想讲求中庸、平和,适合农耕民族的特点。在社会秩序稳定之后,儒家学说必然会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3.儒家学说为什么会在汉代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第一,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无法适应汉代历史发展的需要 汉初经过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地主阶级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汉初的很多遗留问题(如匈奴问题、王国问题)具备了解决的条件,因此道家“无为”之说显然过时。而随着大规模的政治军事活动日益频繁,如出击匈奴、通西域等,人民的赋税徭役负担必然加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此时如用法家学说必会重蹈秦亡覆辙。汉代历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出现一种新的指导思想。
第二,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与时俱进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秦、西汉初期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在动荡时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思想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了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走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在这种情况下,董仲舒等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等思想,这就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
第三,汉武帝的大力扶持,提高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学说适应了西汉统治阶级的需要,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提高儒者的地位,启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另一方面,汉武帝提高儒学的地位,兴办太学和郡学,使儒学垄断了教育,并将儒学和做官结合起来,这就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方法小结] 儒家思想经历了四个阶段:先秦儒学、两汉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儒学。要把握每个阶段儒学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变化、地位。
编辑整理:扬州家教网(http://www.yzjjw.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