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学习要点】
关于“铭” 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或勉励。刘禹锡的这篇铭是用来自述志趣的,文章通过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表达了要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铭文一般都押韵,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关于作者 刘禹锡,唐朝著名诗人,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进步思想家。刘禹锡著有《刘宾客集》。《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地方官,在和州刺使任上写的。刘禹锡的这篇铭是用来自述志趣的。文章通过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要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课文分析】 要流畅地朗读,掌握短文的层次结构。
《陋室铭》分为四层: 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表达屋主人对自己品格高洁的自信,点明文章主旨。 二层(“苔痕上阿绿……无案牍之劳形”):着力写陋室环境及主人的活动情况,进一步突出“惟吾德馨”。 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诸葛亭、杨雄的古贤名居来与陋室相比。 四层(最后一句):引孔子话作结:含蓄地表明自己傲岸的性格和高洁的志趣。
思考: 1、文章开头部分,文字不长,但写了“山”、“仙”、“水”、“龙”、“室”等,试说明写这些人和物对突出全文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本文以“陋室”为题,行文中处处强调其陋而不陋的特点。开头写山写水,在于以同类事物设喻,引出文章的文体形象“陋室”来。写山,说它不高;写水,说它不深,都是在揭示其可贵的内蕴,并由“名”、“灵”二字,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通过这两句,告诫人们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观察评价事物的正确标准是什么,使下边正面写陋室有了基础。第三句,首先用一个简明的判断句,指出自己的屋子正像那不高的山、不深的水一样,是一外观简陋的屋室。紧接一个“惟”字,由写环境到写人,引出陋室的可爱可贵之处——由于主人(即作者)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作者以此初步表现自己高洁傲岸的品格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2、作者在文章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意在表明什么? 居室不在简陋与否,只要居住的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了。(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请找出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语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的主人身居陋室,却自得其乐,这是为什么? 陋室主人身居陋室却自得其乐的原因是“惟吾德馨”。他为陋室中恬静、充实、脱俗的生活而满足,为自己也如古代贤者一样居陋室而自豪。
5、孔子说的“何陋之有”照应了文中哪句话?作者引用这句话有何作用? 惟吾德馨。表明作者观点、志向,点化文章主题。
【深入探究】 1、这篇短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情趣? 这篇短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志趣的。文章通过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表明了自己要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2、这篇短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篇短文在写法上借物喻理,托物抒情,具体而言,是借“陋室”扬“德馨”,表现了作者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愿望。这样写的好处是:把要阐述的比较抽象的道理或抒发的比较含蓄的感情形象化,含义深刻并很有趣味,在人们有了共识的前提下,论理自然,易于实现读者与作者的感情的沟通。
3、作者身居陋室,但生活充实、脱俗,概括实写这种生活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 谈笑往来有鸿儒,调素琴,阅金经。
积累: 1、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倒装句。为了强调宾语“何陋”,用“之”将其提到动词谓语“有”之前,翻译时的语序应为“有何陋”。)
2、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惟吾德馨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此指居室主人品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芳馨。 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感到混乱。 无案牍之劳形 劳:动词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