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家长请家教 大学生做家教 会员登录 家长频道 教师频道 培训机构 公交查询 家教加盟 家教资费 加入收藏
苏州家教网
电话 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3003327838
师资力量 学员订单库 加油站 同步导学 试题解析 试题下载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孔乙己》-- 苏州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您当前位置:苏州家教网 >>教师频道>> 教案>> 初二>> 语文
《孔乙己》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8/7/12 阅读:23836次 【字体:

《孔乙己》

  【学习要点】

    十九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的一个典型。

  鲁迅写这篇小说时,虽然科学制度已废除,但封建文化仍非常顽固,一般读书人还是轻视劳动,热衷于读经。在这种思想毒害下,知识分子还是没有出路的。所以鲁迅发表这篇小说作为呐喊的呼声之一,提醒知识分子起来反对封建文化。这就是《孔乙己》的战斗意义。这篇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具有深刻、精炼、含蓄的特点,你一定会喜欢读这篇小说的。

   【课文分析】
  1、作者为什么给这篇小说取名为“孔乙己”?
  “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这六个字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了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即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作者是如何描写主人公出场的?
  作者是这样描写主人公出场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仅仅17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既然是穿长衫的,理应“踱”进屋里慢慢地坐喝,唏而因为他“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所以“踱”不进去。既然穷到这地步,就该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走出短衣帮的行列,然而他却也不能。因为他虽从科学制度阶梯下跌下来,是个卑微的读书人,经济地位低下,但在思想上却仍自认为是“上等人”,摆读书人的架子,即使穷困潦倒也不肯跨入短衣帮的行列。所以这17个字抓住了孔乙己思想性格的矛盾,写出他是个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物。

  3、文章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享酒店,然后让主人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一是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展开。这样,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
  二是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这种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分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4、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反映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淡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这是阶段本性所决定的。“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5、认真阅读以课文,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想像,给本文主人公孔乙己续写一个结局。

关于《孔乙己》的几个问题浅 

  一、这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穿着的,取义何在呢?

  小伙计因为“才可以笑几声”而记住孔乙己,自然用“笑”贯穿着他所说的故事;这是最容易想到的回答。但是不仅如此。

  故事里被笑的是孔乙己一个人,其他的人全是笑孔乙己的,这不是表明孔乙己的存在只能作为供人取笑的对象吗?孔乙己有他的悲哀,有他的缺点,他竭力想跟小伙计搭话,他有跟别人交往的殷切愿望。所有在场的人可全不管这些,只是把孔乙己取笑一阵,取得无聊生涯中片刻的快活。这不是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叫人窒息的地步吗?为什么会冷漠无情到这样地步,故事里并没点明,可是咱们从这一点想开去,不是可以想得很多吗?

(摘自叶圣陶的《揣摩》,《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

  这篇小说中写了很多“笑”,正确理解笑的意义和目的,对于加深理解主题思想,把握整篇的思想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搞不好,结果可能只是留下一些笑料而已,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下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是如何理解孔乙己的“可笑”。

  孔乙己受孔孟之道的毒害深至骨髓,被科举制度摧残得不会营生,这是形成孔乙己性格的重要的两个方面。他迂腐,假斯文,满口“之乎者也”,好喝懒做,麻木不觉悟,这种被扭曲了的性格是可笑的,他可笑的行状、行动、言语是封建思想毒害和科举制度摧残的结果。因此,孔乙己本身的可笑,其实质是对孔孟之道和科举制度的嘲笑和讽刺,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些“笑”揭露了孔孟之道和科举制度的罪恶。“笑”,是作者艺术化了的一种手段。

  其次是如何理解别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就孔乙己的经济地位来讲,他是一个受压迫和被践踏的底层人物,是应该同情的。但为什么小说中一再写他的痛苦遭遇只能使别人“快活”,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呢?

  就孔乙己本人来讲,在别人的取笑下,确实是形成了他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内心的痛苦与悲哀。鲁迅先生对这是寄予一定的同情的。

  取笑孔乙己的人很多,应作具体的阶级的分析。

  咸亨酒店掌柜的取笑就不能同那些短衣帮的劳苦大众的取笑一概而论。掌柜是一个剥削阶级的人物,他的取笑是对受苦人的一种玩弄,一种欺凌,这是由他的阶级本性决定的,是不足为怪的。

  酒店中其他取笑孔乙己的人,大多是短衣帮的劳苦大众,这些人与孔乙己处于类似的经济地位,是被压迫被剥削者,按理说他们应该同情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痛苦,不应该取笑孔乙己。不该取笑而取笑,这就有点奇怪,怪在哪里?这怪,就是那“病态社会”。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曾说,他的小说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社会的病态,正是几千年来孔孟之道对社会的毒化造成的。封建政治的压迫,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文化的毒害,在被压迫者中间也形成了一种隔膜、冷酷的心理状态,麻木,不觉悟,甚至连起码的同情心也丧失了。这样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悲凉啊!鲁迅这样写,就触到了根本问题这一切都是封建制度造成的,这也就沉重地鞭挞了那罪恶的封建社会,尖锐地抨击了整个人吃人的封建制度。

  归根结底,作品所嘲笑的是麻醉人们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意识,是那种吃人的并使人毫不觉悟的封建制度。

(摘自荣太之的《关于〈孔乙己〉的几个问题》,《鲁迅作品教学初探》,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1111

  二、《孔乙己》分析

  《孔乙己》作于1919年10月,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新的小说,也是鲁迅最有名的短篇之一。全篇只有三千字左右,就创造了一个凡是读过这篇作品的人都永远不会忘记的人物孔乙己。孔乙己这样的人物,在我们今天这样的社会里是不会再有的了(但大概还可以看得见他的正在最后地消失的影子,在全国解放后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我们就还偶然会遇见这样的人物呢)。可是在艺术上,鲁迅创造的这一个典型,却无疑会和阿Q、闰土、祥林嫂等等一样,永远都是活着的。和文学上一切典型人物一样,时代虽过去,我们仍然能够认识他,因为我们能够在他那里看见他的世界,认识他的世界。

  孔乙己的世界,即产生他的那个社会和时代,是怎样的呢?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我们读过鲁迅的作品,大概都已经很熟悉孔乙己的世界。在《孔乙己》这篇作品中,作者把这一个世界描写得非常清楚和具体。而且,在这之前,《狂人日记》也已经使我们认识了这一个世界。在这之后,鲁迅又把这一个世界描写了好多次。我们知道,阿Q、七斤、单四嫂子、祥林嫂,以至闰土、爱姑、夏瑜和华老栓,还有其他许多人,都是和孔乙己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他们都是同时代人。我们在《孔乙己》这篇作品里,完全能够认识孔乙己的世界和孔乙己本人;而把许多篇作品一起来研究,又可以认识得更清楚。那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它叫做鲁镇,也可以叫未庄,也可以叫其他任何的名称。在那里有很出名的咸亨酒店,或别的什么酒店,它的顾客有穿长衫的,但更多的是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在这短衣帮中有阿Q、王胡、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等等。这酒店可以说是一个要地,因为此外还有女乞丐祥林嫂和静修庵的小尼姑都曾经在它前面走过;那帮人撑船的七斤也大概每天都要含着六尺长的湘妃竹烟管来这里晃一晃,打听打听消息或报告从城里听来的消息;在它的隔壁,又住着纺纱的年轻寡妇单四嫂子。这个世界里还有土谷祠或别的什么祠或庙,有已经说过的静修庵或别的什么庵或寺,有魁星阁之类的名胜,等等。最重要的,是有丁举人、赵太爷、赵秀才、钱太爷、假洋鬼子、七大人、鲁四老爷、赵七爷(茂源酒店的主人),还有四铭、道统等“文豪”(《肥皂》),等等;这些人是必要的,没有他们,这一个世界就一切都无从谈起……

  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上面所说的各种人物,孔乙己是这个世界中的人物之一。他不是闰土或祥林嫂,也不是七斤,这是不用说的。他满口之乎者也,然而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所以他当然又不是赵秀才,同样也不会是假洋鬼子。他认识茴香豆的茴字,而且知道回字有四样写法,很可以去做掌柜,然而他又不会营生。他已经坦然站在短衣帮站的柜台前了,然而他又不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或《长明灯》中的疯子;而且和阿Q也还差得很远的一段路(虽然他已经有些像阿Q),因为他是好喝懒做,而阿Q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加以阿Q常常会不把赵秀才之类放在眼里,他却一提起捞不到半个秀才就会立刻显得颓唐不安。孔乙己,究竟是谁呢?谁也不是,而就是孔乙己!谁也不会认错他,因为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只是这么一句话,就把这个人物完全描写出来了)。就是这样的一个孔乙己,是这个典型世界中诸多典型人物里面的一个。

  在这一个世界中,孔乙己和其他诸多人物同样地有名,比谁也不稍为逊色。他的部分的外貌身材很高大,一部乱蓬蓬的白胡子,并不怎样重要,因为即使身材矮小,没有胡子,也还是一个孔乙己。但这部分的外貌,对于这一个孔乙己,也还是使人感到亲切的东西;而他的另一部分外貌青白脸色,又是更亲切的,同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一切的孔乙己都是亲切而重要的。对于这一个孔乙己,尤其重要的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这对于别的孔乙己,有时也适合。但使我们认识这一个孔乙己以及一切孔乙己的那最主要的标志,是穿着一件长衫一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以及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风度。这样的人,他的来历就很明白,一定是这样:原来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的地步;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是又有一样致命的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都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就没有了,这样,他不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又怎么办呢?……只要他是孔乙己,那就一定是如此。不一定一切的孔乙己,都事事相同,但总有大致差不多的来历,尤其是精神上总有一致之点的。譬如说,有的孔乙己不一定写得一笔好字,然而他总一定读过书;不一定好喝(酒)而是好吃或好别的什么,然而他一定是懒做;不一定脸上时有伤疤,更不一定被打断了腿,然而他一定也免不了要做些偷窃或诸如此类的事,因为既没有捞到半个秀才,又不会营生,是一切孔乙己所以为孔乙己的前提条件。这样的人物,在他的世界里也真是所谓天生的人物;就是说,他原来就是如此的,他的出现没有丝毫可奇怪的。自然,在他的这一个世界里,没有这样的孔乙己,大概也没有什么。作者就告诉过我们,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也就是说,没有他,别人并不会增加寂寞。譬如在后来,他大概真的死了,人们也就不再提到他,连咸亨酒店的掌柜到最后也不再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的照例的话了,就是明证。但是,虽然别人并不怎样需要他,他却是他的世界所不可缺少的人物。他的世界已经替他预备了一切条件,非让他在丁举人之类的已经不是怎样景气的王国里做一名以备一格的居民不可。(我们说丁举人之类的王国已经不怎样景气,即九斤老太所说的“一代不如一代”,那不过是说他们的虎皮交椅已经很破旧,已经渐渐坐得不舒服,已经从那里出了狂人和疯子,也出了不少孔乙己,而且连阿Q把辫子盘到了顶上都可以使他们变色,如此而已。并不是说这已经不是一个王国;它还是一个王国,而且还相当的巩固。)在丁举人之类的王国里,孔乙己这样的居民是决不会缺少的,而且是同样重要的。正因为他本来是重要的,于是,经过天才艺术家的介绍,我们看见,他是怎样精彩的人物啊他一出场,人们马上都笑着看他,例如他一到咸亨酒店,店内外就立刻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人家对他脸上的伤疤特别有兴趣,而他也似乎特别能够在这上面去满足人家,总要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为自己的“清白”而争辩,把所有的之乎者也都倾倒了出来。人家也特别愿意触到他的隐痛,而他似乎又特别不愿意人家触到它,这样也就特别满足了人家,因为他惟一的隐痛是捞不到半个秀才,他何尝不知道:要是捞到了半个秀才,这些人还能这样看待他么?人家触到它,就是要看看他那有求必应的脸上立刻显出的颓唐不安的痛苦和嘴上的之乎者也。我们不得不说,孔乙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正因为他善良,他又更精彩,并且使我们觉得不知怎么说好。看看作者的这样描写吧: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又有什么可责备的呢?然而,他却只是这么引人发笑。而终于走到他的收场了,我们再从作者的真正传神的描写中,看看人物对他的收场的态度吧: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帐,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人们的这样的态度,诚然是冷冷的,但我们又有什么可责备人们呢?而且人们的冷酷还有更甚的呢,当最后一次他坐着一个蒲包,用手走来咸亨酒店的时候,掌柜和别人还不是同样讥笑他么?可是,我们知道,这讥笑确实又由于孔乙己自己低声辩解说他的腿是“跌断”的而引起的,所以我们仍然不能说别人是讥笑错了的,虽然孔乙己是在用恳求的眼睛希望别人不要再羞辱他。

  这样的,就是孔乙己,一个没落的大家子弟或没落的所谓书香之家的子弟由于不可救药的根性而走到末路的形态。孔乙己的不可救药的根性和他的末路,是一切孔乙己们的共同的基本的特征,不管他们善良或是恶劣。也许越善良,像这一个孔乙己这样,他的末路就越惨;善良只可能赢得有心人的悲悯或同情,然而不可能改善他的末路,如果他的根性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的社会是丁举人之类的王国。

  但这一个孔乙己(不是一切孔乙己)却确实使我们同情,因为他同时又是一个被损害者。他当然在基本上还不同于闰土、祥林嫂、阿Q等人,因为他的不可救药性是和没落势力相联系着的,但他究竟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且到最后也还有自爱之心,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已经敢于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自然孔乙己究竟能否走到反抗的路上去,是还不能断定的。

  这就是革命者和人道主义者的作者鲁迅,所以抱着同情和悲悯的心情来描写这一个孔乙己的原因吧。根据作者的观察,这一个孔乙己的不可救药性和他的善良,他的不长进和他的被损害,他的自爱和他的自暴自弃,都是显然不可分离地交结在一起的。因此,作者对他的态度显然有对阿Q相同的地方,即大家所知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也显然有不同的地方,即阿Q是被轰轰烈烈地枪毙的,虽然阿Q既不是革命党,也不是盗犯,但总之是死于他的反抗,这是作者所告诉我们的;但对于这一个孔乙己,却只让他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就完结了。

(冯雪峰,选自《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三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111

  三、一个带有喜剧因素的悲剧人物

  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非常推崇鲁迅小说的深刻精练,称赞“鲁迅是短篇小说的名手。他善于简短地、清楚地在一些形象中表达一种思想,在一个插曲中表达一件巨大的事变,在某一个别的人物中表达一个典型。”这个评价是很高的,但也是很中肯恰当的。鲁迅的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它的质量却是很高的,真正做到了“少而精”。《孔乙己》就是这样的典范。作品不满两千八百字,却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艺术典型,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认真阅读这篇小说,了解它的高度艺术成就,将会给我们不少启发。

  (一)

  孔乙己和阿Q有某些相似之处,是一个带有喜剧因素的悲剧人物。他的思想、言行有些是很可笑的,而他的一生遭遇却是十分悲惨的。根据作品的交代,孔乙己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是一个没有“进学”的老童生,也就是作品里说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读书人。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气息奄奄,朝不虑夕,封建科举制度也即将被废除。孔乙己是这个社会制度所产生的畸形儿,牺牲品。

  作品以鲁镇咸亨酒店为背景,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为线索,把孔乙己的几个生活片断连缀起来,层次分明地展示出他那可笑而又可悲的性格,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咸亨酒店的顾客有分明的界限,靠柜台外面站着喝酒的是做工的短衣帮,而“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是有钱的长衫客。对长衫客人要会侍候,对短衣主顾要会欺骗(卖酒羼水)。在这里,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作品以引人之笔,把孔乙己这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在咸亨酒店的环境里显得很特殊。“站着喝酒”,说明他已没有资格挤进长衫客的行列,而是和短衣帮一样处于被压迫的底层。可是他又穿着长衫,说明他还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看不起下层人民。他的这种穷人地位和富人思想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他那迂腐可笑的性格特征,并表现在各个方面。作品概括描述了他面带伤痕、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的可笑形状;“之乎者也”,酸气十足的可笑语言;半通不通,含有讽意的可笑绰号;然后便把他放在人们取笑当中,通过他自己的言行来表现他的思想性格。孔乙己迫于生计,偷窃挨打,这本来是很可悲的。周围的人们不仅不同情他,反而以此来取笑他,是一种鉴赏他人痛苦的麻木表现。然而孔乙己极力掩饰自己偷书行为并为之辩护的理由也是很可笑的。酒客们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因为这还没有点明他偷窃挨打,可以含糊过去,所以他不予回答,而是排出九文大钱,要两碗酒,一碟茴香豆,以此来表明自己比短衣帮阔绰,与他们不同。当人们明确点出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他睁大了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他要极力掩盖自己的偷窃行为、不幸遭遇,维护自己的面子。当人们指名道姓,举出证据,说亲眼看见他“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时,他便涨红了脸争辩,说什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而且还要引经据典,搬出孔夫子的话进行辩解,这是多么可笑!读书人竟然这样高贵,连偷东西都要高人一等;而且偷了东西,挨了打,还要争什么“君子固穷”的人格。可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已浸透了他的灵魂,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打上这种思想的烙印。就像“精神胜利法”附身于阿Q一样,“读书高人一等”的鬼魂也离不开孔乙己之身。

  孔乙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物?作品用一段插叙作了交代:“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养成了好喝懒做的坏习气。是封建教育制度毒害了他,造成他这种屈辱而又自尊的性格。但他并不认识这一点,没有丝毫觉悟。他毫不怨恨封建教育对他的毒害,而是悔恨自己没有中举,没能爬上统治者的地位。他仍然以读书识字为荣,没有进学为耻。当人们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他“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接着问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刹那间的神情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隐情:没有进学是他最大的心病、最大的耻辱、最大的痛苦。偷东西挨打、受人嘲笑,也使他难堪,也给他带来痛苦,但他还可以睁大了眼睛,涨红了脸,极力掩饰、辩解,惟独“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件事可实在使他伤心、使他羞愧,他连辩白的勇气和理由都没有了。这说明这件事情给他的打击太大了,也说明他中封建教育的毒太深了!即使到了偷窃度日、受尽凌辱的境地,还被这种思想紧紧地束缚着,不得解脱。这正是作品揭示人物灵魂最深刻的地方。

  孔乙己不仅在对待自己的不幸生活时始终受读书高人一等思想的支配,就是在他为别人打算的时候,也不能摆脱这种思想的影响。他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吃,完全出于一片诚心,表现了他的善良质朴。但即使在这种场合,也情不自禁地要表现出他那种读书识字向上爬的思想和“之乎者也”的迂腐习气。他的言行仍然是那样独特可笑。他不只成为那些顾客取笑的材料,就是在孩子们面前也没有得到正常人的待遇,只博得他们的一片笑声。他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们的头脑里不占任何地位,完全成了一个孤独可怜的多余的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作品同情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批判了他的迂腐可笑和周围人们的冷酷麻木,并对他的悲惨结局做了暗示。

  孔乙己终于被生活所迫,竟冒死求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结果被打折了腿。当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只能用沾满泥污的手走路,在人们的笑声中慢慢地消失。他究竟什么时候死的,谁也不知道,只能做一个大约的估计“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他活着的时候,只供人们取笑,死的时候,没有引起人们的丝毫注意。他生得穷困屈辱,死得悲惨寂寞。他自始至终都做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社会的受害者,牺牲品。封建统治阶级不但在政治上经济上对他进行残酷的统治,摧残了他的肉体,剥夺了他的生路,而且在思想上精神上深深地毒害了他,使他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和痛苦而不觉悟,他至死都不明白是谁造成他这样悲惨的结局。这正是这篇小说揭露封建社会制度、封建教育思想反动本质的深刻之处,也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鲁迅的小说也写被压迫人民在经济上受剥削、肉体上受摧残的一面,以此来控诉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但它比较更多更注意的是写被压迫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所受到的奴役和践踏,从这方面对反对统治者作更深刻的揭露和谴责。

  (二)

  这篇小说能够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写出孔乙己这样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是同它的高度艺术技巧分不开的。首先,作品为孔乙己的活动安排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典型环境。酒店是社会上各种人汇聚的地方,最便于表现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风尚,也是好喝懒做的孔乙己最好的活动场所。作品用了不少篇幅介绍咸亨酒店的特殊格局,详写了短衣帮与长衫客两种主顾的分明界限,和掌柜与伙计、酒店与顾客之间的矛盾关系。这里虽未提到孔乙己的名字,但全都是为写孔乙己做准备的。因此,当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形象一出现,就显得非常鲜明突出、与众不同,一下就抓住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把他的社会地位和思想认识之间的矛盾和盘托出。如果不是这样写,如果没有短衣与长衫、站着与坐着、外面与里面这样界限分明的格局,就很难收到现在这样的效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写法的高妙,环境的描写为人物的出场做了充分的铺垫,在咸亨酒店的风俗画里很自然地引出了孔乙己的人物画。表面看来落笔较远,而实际上却贴得很紧,环境的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典型化艺术手法的杰出范例。

  其次,为描写主人公选择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角度。作品没有用主人公的自叙法或作者的叙述法,而是选取了一个次要人物酒店小伙计“我”的客观叙述的角度来写,这样就可以在酒店这一个场景里,充分发挥叙述人“我”的作用,通过“我”的耳闻目睹和切身感受,从几个方面来描写孔乙己的性格和他的悲惨遭遇。由于“我”只管温酒这样一个轻闲无聊的职务,心里很烦闷,因此就有机会观察顾客们的动静。作品通过“我”的眼睛,正面详写孔乙己在酒店的几个生活片断,突出地塑造了他那迂腐可笑、屈辱自尊的性格。作品又通过“我”的耳朵,听人家在背地里谈论,侧面略写孔乙己的屡试不第、偷书挨打等情节,概括地介绍了孔乙己的身份、遭遇、癖好,并点明他性格形成的原因。这样就通过“我”的见闻,把详写与略写很自然地揉合起来,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集中突出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性格。另外还通过“我”的感受、评点,穿针引线,把孔乙己的几个平凡而又零散的生活片断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脉络清晰,故事情节的展开线索分明,段落之间的衔接紧凑自然。比如“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这句话是“我”的一句感慨之言,也是篇章结构、人物描写上的点睛之笔,它既结束了前一部分的环境描写,引出了后边的人物描写,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突出了孔乙己的与众不同,点出他的性格特点,为下边直接描写他那迂腐可笑的性格作了提示。又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是“我”对孔乙己深怀同情的一句评论。它深刻地指出孔乙己的多余人的地位,并暗示了他的悲惨命运,又非常自然巧妙地把孔乙己断腿前后的两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故事情节由发展引向高潮。再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我”对孔乙己悲惨结局的一个估计,也是全篇的结尾。这句表面上似乎矛盾的话,交代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批判了人们的冷酷麻木,抨击了封建社会的吃人罪恶。从结构上来看,它与前边的两句评点遥相呼应,完整有力地结束了全文。作品的艺术布局是很精湛的。

  第三,为人物挑选简练传神的性格化语言。孔乙己的话不多,但很见性格特色。不仅他那些“君子固穷”“者乎”之类的语言表现了他的迂腐习气,就是一般的说话也常有这种特色。他教小伙计认字时恳切地说:“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几乎句句话都要表现出他那独有的性格。酒店掌柜的话更少,但“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却重复了四次,而且有三次是在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之后说的。这就简洁有力地表现出他的冷酷自私,在他眼里十九个钱比孔乙己的一条命还重要。鲁迅在《看书琐记》里称赞《水浒》《红楼梦》,说其中“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他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认为“删去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鲁迅自己就是这样的能手,他能用简练朴实的语言勾画出人物的灵魂,写出人物的鲜明性格。

  不仅人物自己的语言是这样,就是作品里叙述人物的语言也是非常精练、深刻、富有性格特色的。在孔乙己回答别人的问话时,作者用“不屑置辩的神气”写出孔乙己以读书识字为荣的高傲心理,用“颓唐不安模样”揭示孔乙己以没有进学为耻的羞愧心情,而不管是哪一种神情都深刻地表现了他那“惟有读书高”的自尊性格。作品在介绍两种顾客不同的身份待遇时写道:“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一个“踱”字非常生动传神地勾画出那些封建士绅们悠闲阔绰,拿腔作势的姿态,真正做到了言简意赅,妙语传神。鲁迅描写人物的这种语言艺术功力是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杨占升,选自《阅读和欣赏·现代文学部分(四)》,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 上一条新闻: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下一条新闻: 《范进中举》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请家教   做家教   法律申明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扬州聚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培优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东环路50号 邮箱:service@0512jj.net 苏州大学生家教群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苏公网安备3210020201052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