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线索】
建国以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经过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中共八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与特点(1953-1956) 1953年,国家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要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变个体所有制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发展生产力(工业化)和变革生产关系(三大改造)同时并举。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而展开。对农业的改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以发展互助组为中心,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1954年到1955年上半年,是初级社在全国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农业合作化高潮阶段。改造形式主要有:互助组:既保留私有制农民的特点和要求,又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因此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土地仍归社员私有,但他必须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使用,入社土地参加合作社的收入分配,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土地归集体所有,是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手工业和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和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生产合作社。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得以实现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年底以前,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第二阶段:1954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阶段。第三阶段: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 195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已告基本完成,取得了伟大胜利。
2、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失误(1957-1966) 随着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此后,我国历史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性任务。 ①1956年秋,中共八大是我们党在我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八大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基本方针都是正确的,表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 ②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一次重要转变。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的考验。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问题,即是不是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不是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好。在这十年中,党在这两大问题上都发生了严重失误,使探索过程出现了曲折。 ①在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及国民经济部门比例这个问题上,1958年党提出“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突出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单纯地宣传“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从而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总路线提出后,******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轻率的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追求高速度,追求大规模,并提倡“一马(钢铁)当先,万马(其他经济部门)奔腾”,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大跃进失败的原因在于主观愿望违背了客观条件。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这个问题上,******和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于是在一个多月内全国大部分地区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大”指规模大,“公”指所有制上公有程度高,一切财产归公。在分配方式上,人民公社追求一平二调,“平”指平均主义,“调”指无偿调用。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公社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探索(1978年以后)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又进入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则是这种探索的结晶。以“文化大革命”为界,在此前后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前强调发展生产力以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后则强调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新时期发展的主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纳入议事日程。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环节,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对内改革先以农村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同时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农村改革又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子。对外开放适应了世界潮流的发展,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国家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解放生产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方法小结】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应该分阶段予以掌握。1949-1956年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7-1976年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失误,但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提供了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
编辑整理:扬州家教网(http://www.yzjjw.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