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线索]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一次大的转型,中国开始大规模向西方学习,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到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向西方学习越来越深入。
[方法小结] 思想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因此,在掌握中国近代思想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把握每个阶段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重点难点] 1.如何认识鸦片战争爆发后的新思潮 鸦片战争期间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萌发了新思潮。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在反抗外国侵略的同时,开始积极了解西方,最终促成了新思潮。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科技以加强国防,抵御侵略。“师夷”体现了进步性,“制夷”体现了爱国性。对他们思想主张的评价可以概括为“不可高估其水平,不可低估其意义”。他们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从“夷”可以看出他们也没有完全放弃“天朝上国”的腐朽观念;主张学习的内容仅限于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而且没有付诸实践。这一切都说明其认识水平相当有限。但是,任何认识都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林则徐魏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真理,揭开了近代中国探索救国真理的序幕。后来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可以看作是从不同方面传承其“师夷长技”的思想(器物——制度——思想)。
2.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清王朝统治而发动的一场“自强”运动。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这也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西学是指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体西用”是指封建统治阶级想用西学的用来改善、补充中学的体,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洋务派提倡的“西学”远比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的坚船利炮丰富。他们引进西方技术的初衷是维护、补充封建专制制度,但西学的涌入必然侵蚀封建专制制度,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所以,“中体西用”有保中学和兴西学双重作用,不可简单否定。但是,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时候,张之洞还大力提倡“中体西用”,这实际上是用中体西用来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这样,“中体西用”论就和顽固势力的反动思想同流合污了。
3.魏源思想和洋务思想的比较 抵抗派和洋务派的共同点是都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来维护封建统治。
40年代,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进步思想关注的是如何反侵略。抵抗派提出“师夷制夷”的思想,这一口号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和进步意义。60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既要镇压太平天国,又要对付侵略者,因而,洋务运动既有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性,又有镇压人民的反动性。
40年代,中国同资本主义初次交锋,抵抗派为“制夷”而“师夷”,“制夷”为其思想之精髓,但无社会反响。60年代,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洋务派面对现实,委曲求和,抵御侵略的锐气大为减少,“师夷长技”成为迫切需要,“制夷”被推到遥远的将来。
40年代,“师夷”局限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60年代,洋务运动在推行“师夷”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夷之长技”的认识。
4、如何认识维新变法思想 民族资产阶级分早期维新派和康梁维新派。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早期维新思想也应运而生。以冯桂芬、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一批进步人士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主张振兴工商业,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早期维新派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主张,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
早期维新派早年大多参加过洋务运动的实践,较清醒的认识到洋务派“舍本求末”,不可能抵御外辱,振兴中国,逐步抛弃“小变而非大变,貌变而非真变”的“自强”和“求富”的口号。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时主张“重官”,为军事服务;早期维新派则认为“重商”比“兵战”更重要,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战;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君主专制,而早期维新派则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议会政治。从洋务派中分裂出早期维新派,从中亦可看出“中体西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结果却为西学的传播打开了一个窗口,最终导致“中体”的崩溃。历史的发展往往是与人的主观意图相违背的,这就是历史辩证法。但是,早期维新派也有着很浓厚的封建残余,而且其思想并未形成一股社会思潮,在社会上的影响有限。
19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但在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就出现了政治倾向的分歧。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出现,当时维新派的活动条件较为有利。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维新思想有了新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比较全面、系统地发展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把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从而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含有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意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这是90年代维新思想出现的新特点,但也暴露出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理论上的不成熟。资产阶级维新派还幻想帝国主义会支持中国维新变法,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维新派进行变法。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成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微弱,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相对于反动的封建势力而言,力量弱小。更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既不想推翻封建政权,也不敢触犯帝国主义,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将希望寄托在毫无实权的皇帝身上,最终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另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刚刚诞生,政治斗争经验严重不足,这也是导致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通过改良的方式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它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首先,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其次,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第三,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但这时袁世凯却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为民主知识分之所不容。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编辑整理:扬州家教网(http://www.yzjjw.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