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干涉与衍射 多普勒效应
【知识要点】
一、波的衍射 1.衍射的含义 波传播过程中,偏离直线传播的方向而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继续向前传播的现象,称为波的衍射. 2.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1)产生明显衍射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 (2)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使衍射现象明显表现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 (3)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会产生衍射现象。有的衍射现象明显,有的衍射则不明显。
二、波的干涉 1、波的叠加: (1)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几列波相遇时能保持各自状态而并不相互干扰,这是波的一个基本性质。 (2)波的叠加原理 两列波相遇时,该处介质的质点将同时参与两列波引起的振动,此时质点的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叠加原理是波具有独立传播特性的必然结果.由于总位移是两个位移的矢量和,所以叠加区域的质点的位移可以增大,也可以减小。
2、波的干涉: (1)干涉现象: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干涉形成的稳定的图形叫干涉图样。 (2)干涉条件:相干波源,即两列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波。 同一种类的两列波,频率相同(满足干涉条件的两列波称为相干波) (3)应该注意: ①波的干涉是波叠加的一个特例.任何两列波都可以叠加,而干涉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②在波的干涉中,加强区是指该区域内质点的振动总是加强,但加强的程度随时间也在变化,振动的振幅最大;减弱区是指该区域内质点的振动总是相消的,若振源的振幅相同则该区域的位移始终为零,若振源的振幅不同,则该区域内的某点的位移随时间发生变化,该区域内振幅最小。即干涉时,振动加强的点始终加强(振幅增大),振动减弱的点始终减弱(振幅减小),但这些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仍作着周期性的变化. (4)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5)振动加强区与减弱区的条件: 三、多普勒效应 1、多普勒效应: 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使观察者感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它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首先发现的,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种经验:当一列鸣着汽笛的火车经过某观察者时,他会发现火车汽笛的声调由高变低.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声调的高低是由声波振动频率的不同决定的,如果频率高,声调听起来就高;反之声调听起来就低.这种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
2、解释: 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观察者接收的频率等于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 当观察者与声源没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3、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中共有的特征。 声波是机械波,不仅机械波能发生多普勒效应,电磁波如光波也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四、声波 1、声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它们就是声源。
2、声源振动的时候,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声波在空气中是纵波。
3、超声波与次声波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大致在20Hz~20000Hz之间。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叫超声波,20Hz以下的声波叫次声波。 超声波由于它具有不同于可闻声波的特性,在现代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有许多重要应用,例如超声波探伤仪、“B超”检查、雷达等;次声波的传播距离很远,可用来预报破坏性很大的海啸、台风等,但到目前为止次声波的研究和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
4、声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且声波从一种介质到另一介质,频率保持不变。
5、声波也能发生干涉和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