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分析】
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流派。除了众所知之的苏轼, 辛弃疾也是一个杰出代表。本文就是一篇典型的豪放派作品。
一、学习重点 1.领会作者在词中所表现的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夙愿和壮志未酬而年已老迈的感慨。 2.了解本词的场面描写和现实与梦想相对比的手法。
二、重点字词 1.字 识记:麾(huī) 炙(zhì)
2.词语 理解:挑灯 麾下 翻 点兵 的卢 了却 赢得 可怜
三、学习内容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政治上失意后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从词的题目可以看出是写给好友陈亮的。他与陈亮都是坚定的主战派。作者在这首词中向陈亮表达了自己抗战到底,恢复中原的夙愿及壮志未酬而年岁已老的感慨。这一主题是通过现实与梦想的对比来实现的。
1.这首词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上阙是由现实转入梦想,写部队征战前的准备;下阙是由梦想中的战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夙愿,再回到现实,写头生白发而壮志未酬的慨叹。全词形式上是现实到梦想再到现实;内容上主要是写往日的军旅生活和战斗场景及复国的壮志:全词在内容上是统一的。
2.设想一下“醉里挑灯看剑”的情景,谈谈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 作者政治上失意,长期赋闲,不得实现其抗敌复国的大志,心情郁闷,借酒浇愁,但心有不甘,于是挑亮灯,深情地观看自己心爱的宝剑,自有恨不能举剑杀敌之憾。在看剑的过程中,自然会想起过去的军旅生活和带剑征战的往事,这也就是如梦般回到了往日的军营和征战的生活之中,想起了自己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夙愿,于是就自然地产生了头生白发而壮志未酬的慨叹。
3.这首词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由现实到梦幻,再由梦幻到现实,采取了现实与梦想相对比的手法,并运用多种典故,突出了现实与梦想的矛盾,生动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奋勇杀敌、收复中原、为国建功立业的夙愿及老来壮志未酬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