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放寒假了,怎样安排好孩子的假期是家长费心思的事情。朋友来问我,我说:这个寒假,我准备和孩子一起“忙年”!
以前放寒假,我都是让孩子做试卷,带他到新华书店看看书,再给他上上辅导班,余下时间自行玩耍,现在想来很后悔。寒假正当春节—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过年是民族文化体现最为集中的时候,有着教育孩子的独特契机和意义,不好好利用实在可惜。
这次,我下决心让孩子切实体验浓浓的年味。很多人埋怨现在年味淡了,这不能简单归结因为物质生活提高,而是人们将动手“办”年变成了“买”年,什么都一买了之。殊不知,年味恰恰在忙碌的过程里,简易了过程的同时,也减掉了那份庄重、虔诚、喜庆。广义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正好在孩子的假期内。我准备像小时候母亲给我“忙年”一样,给孩子忙一个热热闹闹,原汁原味的年。按照我们老家习惯:二十三,祭灶爷;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腌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炸丸子;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我要带着孩子逐一品味。昨天跟孩子说起时,小家伙已经表示出浓厚的好奇和兴奋。我想象着一家人一齐动手张罗着,乐乐呵呵、有说有笑,尤其儿子天性好动、好奇,不定会引发什么奇思妙想,一定非常开心,有意义。一边适时给儿子讲讲春节的传说,讲讲年糕、红灯笼、红对联……这些中国元素的含义,让儿子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让他享受劳动果实的同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小时候,从正月初一给自家父母长辈拜年,接着邻居们互拜,初四到外婆家“走亲戚”,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友善,一直温暖着我的记忆,滋养着我的生命。而现在我们常以种种理由,忽略了这些。“人情味”是中华民族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今年春节,我要把感受这种浓情的机会还给孩子。
让教育从书本、从泛泛而谈走向生活,教育便从枯燥走向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