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衣服、扫地、拖地、洗碗每次收费1元,跑腿买东西每次收费1.5元,收拾自己的房间每次3元……”进入寒假的头一天,11岁的小学男生周珩(化名)熟练地报出了他与父母口头约定的“劳务合同”中的收费标准。2013年,每项收费标准还曾随着物价上涨,上浮了0.5元。(1月21日荆楚网)
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比如洗洗碗、拖拖地、打扫打扫卫生,父母看在眼里,也乐在心里,不免还要表扬几句孩子,认为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能够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了。
然而,孩子做的这一切却反过来要向父母收取费用,而且是逐项收费,一丝一毫都不能差,甚至是跑跑腿,为父母拔几根白头发都要明码标价,与父母签定了严格的“劳务合同”,这样的父母与孩子间的财商行为,你认为是何种感受?你赞同吗?这种小学生做家务赚钱的行为,究竟会培养了孩子何种价值观?一旦这种价值观形成,并在孩子的内心里根深蒂固,你觉得合适吗?对孩子将来的价值取向有益吗?
诚然,适当从小培养孩子一些爱劳动的习惯,原本无可厚非,甚至对改变孩子的价值观,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若从小便教育孩子赚钱意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收取报酬,那么,极可能培养出孩子金钱至上的观念,甚至钻到钱眼里,进而荒废了学业。孩子们会认为只要能赚钱,比什么科学呀、知识呀都重要,还默默然感觉自己赚了父母的钱很光荣、很得意、很值得炫耀。
如此潜在的危险倾向,家长们认识到了吗?如此畸形的价值观是家长们所想,所要的结果吗?不要小看了孩子做家务赚钱这件小事,它决定的可是培养孩子价值观,决定孩子未来价值取向的大事,所以家长们对待这件事,还是慎重些的好,毕竟小学生做家务赚钱,归根结底是弊远远大于利。甚至会将父母与孩子之间那点亲情,转化成了可怕的金钱交易和商业化关系,如此这般岂不可悲、可哀哉!
所以说,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要用正确的、无腐化、无铜臭味的方法,要锻炼孩子适当的、无报酬的、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要善诱利导孩子,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一项义务,更是分担父母辛劳的一种积极表现。要培养孩子将做家务当做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做,在孩子做完了家务活动后,孩子得到的不应是金钱,而应该是一种劳动后的光荣感和成就感,是一种劳动后的喜悦和精神上的满足感,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为孩子将来的价值取向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也就为孩子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铺就了一条阳光之路。 |